文/王常怡
煉銅廠在那裡已經有多少年了?三十年囉。陰陽海呢?海是天長地久的,但大藍汪洋中出現一片黃銅色,讓我們得以瞥見永恆中的一個缺口。
台金公司之禮樂煉銅廠山腳下、陰陽海之濱,台北縣瑞芳鎮之水湳洞聚落,是這趟北部濱海公路客運之旅的目的地,不為什麼,就為這片可以說是奇蹟也可以說是生態殘蹟的陰陽海。十三層遺跡(煉銅廠俗稱)、黃金瀑布、廢煙管、本山六坑,是水湳洞陰陽海一帶的名所,也是走過北濱最難忘的景致之一。
而這些,都與這裡曾經是煉銅重鎮,脫不了關係。煉銅廠使當地海水顏色與水質土質都變了,尤其黃金瀑布一帶,含有大量的砷。
「砷」,俗稱砒霜,就是前些時日喧騰一時、國際知名速食連鎖店炸油中所殘留的物質。聽說金生水,所以黃金瀑布之名真是神來之筆。但金也剋木,一向被大金瓜石地區概括進去的水湳洞,整個地區找不出一棵高大的樹。只有疾風與勁草的山景,的確獨樹一格,但天氣極熱時,沒有樹蔭可遮蔽,再美的景也無心欣賞。
於是,下客運之後,我一路往右手邊走去,那兒還有著不少聚落與住家。這些依山而建、一層一行的房子,新舊夾陳、山階很多,相當適合漫步。而且,他們距離煉銅廠相關景致有點遠又不是太遠。可以一邊爬坡一邊看風景也看海,真是享受極了。
更享受的是一棟有八十年歷史的三層樓建築,被居住於此的藝術家們,改成了「山城美館」,讓我在炎炎夏日,有機會進入室內賞景。
山城美館的誕生是一個偶然。館長歐陽彥城說,這裡本是一處理髮廳兼住家,他來協助屋主搬家,發現這房子無論格局方位,都很適合做為美術館。於是,他與鄰近幾位創作者朋友商量之後,決定承租下來,共同經營管理。
正如歐陽所說,山城美館的空間真是渾然天成。木樓梯、木隔間、木桌木椅,加上可以望海看山的窗與大量自然採光,哪裡還需要國際大師來設計。一樓後牆還倚著一片石壁呢。此外,這棟樓位於過去的商店街,是要拿來當店面使用的建築,因此連地板做工都頗為講究。
來自花蓮鳳林的許居福,與任秀兒因陶而結識而結成夫妻。「阿福」說,他曾在九份開店,經營販售自己的作品,但幾乎每位客人都會給他建議與指點。漸漸的,他察覺這會對創作產生影響,時日一久,會喪失自己的特色。於是,他把店關掉,回到初衷本心,專心創作。
阿福與秀兒夫妻作品,都在山城美館展示兼販售,任秀兒說,有這麼一個空間,對創作是種鼓勵,也提供與社區的交流機會,卻也為創作帶來時間壓力。因為從九月起,他們將陸續在山城美館舉辦個展。
為個展打頭陣的是木作藝術家林正文。體型壯碩的林正文被朋友暱稱為「阿諾」,是山城美館共同發起人中唯一出身當地的創作者。他的父親是金瓜石人,母親則從九份嫁來。阿諾在山城美館展出的木鈴創作,靈感就來自父親為使母親不要過於擔心從事礦採工作的他,特地在身上繫個木鈴。他下工回家時,人未到聲先到,聽到木鈴響起,就知道丈夫平安回家了。為了將這從上一代承留下來的溫暖發送給大家,阿諾在山城美館推出木鈴DIY體驗。訪客只要花10至15分鐘。
山城美館才剛剛要開張滿半年,欣見水湳洞有這樣一處豐富美好的空間誕生,走出美館,望著滿山的廢廠房,我覺得,這裡彷彿又要發光發熱了。這一次的光和熱,不是發自地下的金與銅,而是來自心裡的美與好。從今以後,走過陰陽海,不再只能緬懷那華麗卻蒼涼的煉礦歲月,而是可以開始期待未來,期待旅行的滋味越來越甘郁醇厚。
>>立即閱讀整本商周,請下載電子雜誌
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adclick.php?id=2792
※ 精彩全文,詳見《商業周刊網站》。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
※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- Nov 25 Wed 2009 10:49
商業周刊/搭客運 發現山城藝世界
close
徵信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